教室内,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创业技巧;礼堂中,创业者同学生分享成功经验;校园里,创业者协会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……近来,记者漫步中国传媒大学,这些场景频频出现在眼前。
放眼全国高校,类似场景也很常见。
近年来,创业教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,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出现。受此影响,万千学子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,毕业后踏上了创业之路。
“从总体上看,高校创业教育已经进入青春期。”日前,上海大学教授张昊民告诉记者。
9所高校开展试点
1989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概念,为我国高校播下创业教育的种子。1991年,我国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。1998年,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,首次将创业计划大赛引入国内大学校园……
梳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史,上述节点不可忽略。
在张昊民看来,更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在2002年。“那一年,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高校,鼓励他们在设置创业课程、举办创业大赛和创业讲座等方面大胆尝试。”
创业教育迅速在9所高校生根发芽。
“早在2001年,我们就开设了公共选修课———科技创业。目前,全校已经开设了创业概论、科技创业、创造学、创业管理等多门创业选修课程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。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此外,我们还通过开设讲座,丰富创业教育的形式。”
2009年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成北航科技园实习、实践、创业、就业综合基地,对所有大学生开放,搭建起供企业与学生交流的平台。
在试点高校的带动下,创业教育逐渐在全国普及开来。“目前,全国已有2000多所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,比如开办创业班、创业学院,举办创业讲座等。”张昊民说。
参与高校多课程多
近年来,各地纷纷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,同时兴建孵化基地和科技园区,帮助大学生创业。此外,很多高校积极对创业教育进行实践探索,形成了一些创业教育模式。
“以上海市为例。目前,全市已有90%以上的高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,开设了1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,近85%的高校建立了创业基地。”张昊民告诉记者。
据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邓辉介绍,2010年,该校启动创业型人才两层次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,决定用3年时间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,实施十大项目,主要包括开设创业教育实验班、实施特色项目培育计划、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、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。
“我们坚持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,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、改造专业培养方案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评价机制,努力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。”邓辉说。
近年来,江西财经大学每年都开展创业技能竞赛月活动。“活动中,学生可以组建公司,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、创业能力很有帮助。”邓辉说。
整体水平依然偏低
在张昊民看来,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创业教育,一方面正蓬勃发展,一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。“当前,我国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依然偏低,实践和理论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,创业教育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。”
麦可思研究院调查、编著的《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显示,2013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2.3%。这跟创业教育不够成熟有一定关系。
清华大学教授雷家骕认为,目前,高校创业教育的学科定位模糊,实践环节薄弱,辐射面和受益面较小,课程体系化程度有待提高,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有待改进。“有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,主要停留在举办创业竞赛和创业报告会等方面。创业报告会的火爆,主要源于创业激情的共鸣。但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表面化、情绪化的教育,缺乏持续性作用。”雷家骕说。
张昊民表示,为了提高创业教育水平,教育部门应将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基本范畴,同时改进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,以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基础,以综合能力为本位,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,打破传统学科体系,确立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思想。
“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专家,对不同类型的学校,提供不同的课程体系指导框架和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,指导各校的创业教学活动。”张昊民说。